新闻动态

常青藤她力量 || 在城长生活馆的女性主义视角

 

这是早就想写的文章,不仅仅是因为三月有妇女节。2022年2月,北大女生对谈上野千鹤子成为话题中心,在网络热文《风暴中的全嘻嘻:北大精英?小镇做题家?“娇妻女性主义”?》中,非常触动我的是作者如下一段话:

 

在所谓的中国高知女性,她们仍然有那么多身为女性的困惑,到底是为什么?针对这次访谈,如果要弥补缺失,是否能真正找到比这两位更有弱者体悟,或者正身处情境之中、有许多的现实问题需要提问的内容合作者?去听“中产之外的哭声”?

 

我把此文发在朋友圈之后,社科院前辈孟老师热情回应我:“远香说得很好!高知女性需要关注;但是社会多元化需要有广阔的视野,而占人口比例更大的普罗大众中女性的声音则更需要我们去聆听。”

 

那么,女性主义究竟是什么?为何民间社会的女性声音更需要被聆听?带着这些疑问,我拜读了上野千鹤子的系列书籍,结果发现常青藤妈妈馆长的故事最能说明民间的女性主义,由此萌发了想记录常青藤女性主义实践的想法。在具体记录常青藤妈妈馆长故事之前,先说说常青藤在城长生活馆的女性主义渊源、女性主义色彩和女性主义工作方式。

 

女性主义诞生于公民馆、儿童馆

上野千鹤子在《为了活下去的思想》一书中写到:女性学是一门诞生于民间的学问,诞生于公民馆或儿童馆、女性中心的学习小组或是关于女性杂志的自主学习会;因此,女性主义产生民间互助网络,这样的互助网络是以“育儿、女性或家庭互助”为中心的共同体。

 

女性主义是积极的现实主义

上野千鹤子认为女性主义是一种现实主义,是女性寻求此时、此处活下去的方法,是女性面对育儿+求职等多重困境之后,积极地想办法,想“更好地活下去”的勇气、智慧、方式与语言。

 

女性是在城长生活馆的主力军

自2012年以来的十年间,常青藤在全国70 多个社区开办运营了40多家“在城长生活馆”,几乎所有在城长生活馆都是由社区妈妈牵头举办。这些社区妈妈都是在生完孩子和离开职场之后,发现自己迫切需要获得育儿支援和社会融入,是在这样的契机下,她们成为常青藤妈妈志愿者、妈妈老师、妈妈馆长、女性公益创业者。她们在家门口的生活馆工作,兼顾工作与家庭,在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,助力自己的孩子和其他社区孩子成长。

 

可参考以下文章:访谈 | 李乐:公益让我成为更好的自己

 

相伴成长:把问题推给世界

常青藤的机构宗旨是“守正开智  相伴成长”,其中相伴成长四个字最能体现女性主义工作方式。常青藤的工作宗旨,从多层次上满足了女性“请与我成为同伴”(peer-matching)的需求:

 

 
 

一方面,女性走出了封闭式育儿孤岛的陷阱,为孩子和自己找到了一起游戏和一起育儿的同伴,缓解了育儿负担,扩大了社会化学习机会,拓展了生命新的面

 
 

另一方面,经由在城长生活馆的公益项目,社区妈妈把育儿问题带出了家门抛给了社会,可以去争取政府、基金会、公民社会的各种资源去解决共性问题,营造了各种可能的发声机会和伙伴合作机会;

 
 

还有最为重要的一个层面是:常青藤的女性社工和女性馆长,在自己获得成长以后,从自助走向互助,她们涌现出极强的引领能力,以及解决问题的原创精神,实现了女性从私人领域到公共领域的跨越,促进了儿童的福祉,带动了社会进步。

 

正如上野千鹤子所说:女性主义需要把问题推给世界,因为这些问题不是个体女性努力就可以解决的事情。绝大多数时候,需要承担照顾者者角色的女性是弱者,但是面对弱者困境,不是一味地慕强,弱者应该结伴同行和相互扶持。

 

新冠疫情三年多的时间, 常青藤全国的“城长生活馆”都遭遇了巨大困境,但是我们存活了下来。对此,常青藤吴以群认为是女性韧性帮助大家一起渡过了难关。如何诠释女性主义的韧性、智慧、语言、实践、首创精神,请持续关注常青藤她力量系列文章,我们将为您呈现最本土最接地气的女性主义故事。

 

了解更多,欢迎查阅常青藤2022年度报告:2022年报来啦 | 我们的公益故事,欢迎你来续写!

 

——图片:源自网络

——本文作者:常青藤研发总监李远香

电话:010-82272588
邮箱:
info@evergreen.org.cn
地址:北京市西城区广安门南滨河路25号B座420室